表面流人工湿地一般由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以及溢洪道组成。进水区包括沉淀池及其附属设施,用于去除雨水入流中的(通常为直径不小于125μm)泥砂颗粒,减轻固体颗粒对湿地处理区内植物处理效果的抑制;处理区内生长的植物可以去除细颗粒和溶解性污染物。溢洪道的作用是保护处理区域,当面对超标准降雨事件时及时分流过量雨水径流,使湿地处理区内植物免受冲刷破坏。
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水中有些有机物吸附在可沉降颗粒上,这部分有机物主要通过沉降作用或过滤从废水中截留下来,被微生物加以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土壤中的生物膜的吸附及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被去除。

表面流人工湿地平纵图

表面流人工湿地设计说及石笼驳岸详图
说明:
1、本图尺寸单位以mm计。
2、雨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3、雨水湿地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
4、沼泽区包括深沼泽区和浅沼泽区,其中深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魏0.3m-0.5m,浅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m-0.3m,根据水深不同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
5、雨水湿地的调节容积应为24h内排空。
6、出水池主要起防止沉淀物的再悬浮和降低温度的作用,水深一般为0.8m-1.2m,出水池容积约为总容积(不含调节容积)的10%。
7、雨水湿地外围应设置安全反骨措施及安全警示标志。
8、本图典型平面图、构造图适用于空间条件容许的居住区、公共绿地、滨水绿化带等区域。
下载地址:百度网盘
提取码:huee
资料:海绵城市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