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图
项目名称:万宁市长丰镇竹竿塘村及周边污水截流整治工程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万宁市长丰镇马坡村委会竹竿塘村,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
服务范围:竹竿塘村及周边区域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新建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建设规模分别为20m3/d和450m3/d。
2) 新建3座阀门井、4座检查井、2座消能井及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配套的自控设施等;
3) 新建污水管道总长为1407m,其中污水压力管de63-de90总长为1263m,污水重力管De200总长为144m;
4) 绿化修复面积为789m2,道路破除与修复面积为123m2。
竹竿塘村位于拥有中国槟榔之乡盛名的万宁市长丰镇,村庄及周边区域是万宁市环保型槟榔加工工业区,也是万宁市发展新型工业的重点园区,竹竿塘村居住总面积约68亩,人口数约为200人,目前,竹竿塘村尚未建设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日常生活污水主要靠现状污水方沟收集排往村子附近农田水系。
随着乡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显突出,日益增大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农田及地表水体,导致土壤污染、农作物减产,污染了水体,致使水体中的动植物生态遭到破坏,生物种群减少,并对下游的饮用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竹竿塘村及周边区域作为万宁市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区,工业区内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增值和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万宁市政府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础点,对工业园区及周边村庄的生态环境非常关注。
考虑到工业园区与竹竿塘村紧紧相连,且竹竿塘村村道是通往工业园区的必经之路,因此,周边生态环境建设是工业园区和村庄共同生存发展的基础,本着统筹兼顾,即改善周边农村生态环境也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则,工业园区污水排放也是本工程应考虑的内容。
目前,工业园区内的厂房及相应的配套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已建设完成,污水主要为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工业污水排入已建成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排放的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但由于污水处理站地势较低,污水处理站的尾水只能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下渗或排入竹竿塘村周边的农田水系,形成废水坑,而工业园区南面约400m为万宁水库和引水渠,生态敏感性高,长此以往不仅污染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而且容易引发饮用水源污染;污水随雨水冲刷流到附近水域里后,污染村庄周边的水体。
为解决竹竿塘村及周边的污水排放问题,万宁市环保局、海南雅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宁市水务有限公司和我司经多次现场查勘、调研、讨论,最后决定采用建设污水提升泵站,将竹竿塘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站尾水提升至G223国道污水管网的方案。在工业园区内现状污水处理站旁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并沿路敷设污水压力管,在途经竹竿塘村岔口处设置消能井,之后敷设污水重力管用于接收竹竿塘村污水提升泵站提升过来的生活污水。由此,竹竿塘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的尾水一同排往G223国道的污水管网。
本项目因地制宜,新建污水截流系统既改善竹竿塘村周边生态环境又解决企业生产问题,为万宁市的生态和谐和社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竹竿塘村污水提升泵站按污水排放量(平均日)20 m3/d一次建成考虑;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泵站按远期规模450m3/d一次建成考虑。
长丰镇位于万宁市西部,东与万城镇毗邻,西与兴隆华侨农场和三更罗接攘,南与礼纪镇隔河相望,北与大茂镇为界。长丰镇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4.4℃,降雨量为1800m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和北部为山 岭丘陵地带,南部为全省第三大水库万宁水库,中部地区为平原。
1) 经济。根据《2018年万宁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8年万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2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2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9.4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09.62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1:22.0:48.9,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规模优势。
2) 生产。根据《2018年万宁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8年万宁市工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槟榔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槟榔深加工产业飞速发展,槟榔城项目已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201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1.57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3) 气候。万宁市地处低纬度,在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丰富,温度偏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4) 气温。万宁市年平均气温23.5℃;极端最高气温38.5℃,一月份平均气温18.7℃;极端最低气温 6.2℃,七月份平均气温28.5℃;
5) 降雨。万宁市降水具有年雨多、强度大、雨量集中、汛期易涝、干季易旱的特点。年平均雨量,沿海地区2100~2200毫米,西部山区2600~2700毫米。年平均雨日,沿海160天,占44%,山区182天,占51%,故夏季多雨。主要降水从4月开始的锋面回流雨,高峰在9至10月,8至10月雨量占年雨量的40%~50%,11月下旬雨季结束,12月至次年3月雨量偏少,属干季。
6) 风向。万宁市冬季多刮北及东北风,夏季多吹南及东南风,秋季多台风。
1)竹竿塘村场地现状。竹竿塘村位于G223国道南侧,村庄及周边区域是万宁市环保型槟榔加工工业区,也是万宁市发展新型工业的重点园区,村庄总居住面积约67亩,人口数量约200人,大多数村民都已建起一栋二层楼房,村内3条主要交通道路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6.5米,可以满足两辆机动车并排通过,目前,竹竿塘村尚未建设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主要靠现状污水方沟收集排往村庄周边农田水系,对村子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竹竿塘地形特征为北低南高,南北高差接近3米;东低西高,东西高差接近5米,居民庭院建筑美观,道路交通设施完善,现状污水方沟沿道路坡度布置,最低点位于竹竿塘村东侧的道路岔口,污水最终从最低点排往村子周边农田水系。
根据竹竿塘村地形特征,本次针对竹竿塘村的污水截流设施方案为,在现状污水方沟最低点设置1座污水提升泵站,将居民生活污水提升至从工业园区敷设过来的污水重力管,由此,竹竿塘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尾水一同排往G223国道的污水管网,既改善了村庄周边的生态环境又解决了企业生产问题。
竹竿塘村道路交通及排水现状
竹竿塘村庭院外道路#1
竹竿塘村庭院外道路#2
竹竿塘村庭院外道路3#
2)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周边现状。污水处理站位于海南雅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侧,周边为裸土林地,暂无其他产业,附近仅有的一条水系是位于污水处理站南侧110米处的万宁水库引水渠,生态敏感性较高,无法接纳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尾水,由于周边地势较低,污水处理站排放尾水只能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下渗或形成废水坑或排入竹竿塘村周边的农田水系,严重影响村庄周边的生态环境,并对下游的饮用水源造成污染,因此,解决污水处理站尾水排放问题是当前非常迫切的事情。
本项目因地制宜,在污水处理站西侧预留空地建设1座污水提升泵站,将提升污水处理站尾水至G223国道的污水管网。目前空地内主要存放垃圾废弃物,并长满杂草,无其他用途,地势北高南低,最大高程为23.96m,最低高程为18.53m,通往空地区域尚无道路,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设无征地搬迁问题。
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地点周边现状图及规划图
污水提升泵站选址及周边现状#1
污水提升泵站选址及周边现状#2
3)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园区内道路呈环绕式布置,主干道路宽6米,其他机动车道宽度均大于4米,道路均保证消防车辆能通达到每栋建筑的所有主要外墙面,且保证所有消防通道宽度大于4m,道路转弯半径大于9m,道路沿线均种植树木,绿化带上种植花草、灌木。本工程污水压力管主要敷设在道路旁边绿化带下,道路交通满足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无需对道路建设方案进行调整。
工业园区交通分析图及厂区现状道路
4)工业园区道路标高。工业园区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区域变化坡度不大,较为平缓,最低设计高程26.3m, 最高设计高程29.0m。本工程工业园区段的设计污水管为污水压力管,道路高程对污水管线的建设影响不大,现状道路标高满足设计施工条件。
1) 竹竿塘村已建水泥混凝土道路,交通便利,但尚未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村内污水主要靠现状污水方沟收集污水排往周边农田水系,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 工业园区有完善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通过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产污水通过生产车间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现状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尾水稳定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但由于污水处理站地势较低,污水处理站排放的尾水只能通过地面径流下渗或形成废水坑或排入竹竿塘村周边的农田水系,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且污水处理站与万宁水库引水渠距离仅有110米,对水库及引水渠的水质有潜在的污染风险。
1)保护和预防竹竿塘村周边环境质量的需要。该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人口数量将不断的上升,经济发展也随着有所改善,村民的用水量也将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同时也随之上升,而该地区未规划统一的污水收集和排放管渠,排放的生活污水均没有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也未规划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因此将会产生更多的污染,废水、垃圾的日益增长将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解除该地区薄弱的环保基础建设、饮用健康水安全的问题。
2)改善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提高和改善是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同时,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美化绿化人居环境,是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化、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3)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利于该农村和周边地区饮用水安全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4)发展新型环保型槟榔加工工业区的需要。根据《万宁市2017年新型工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竹竿塘村及周边区域作为环保型槟榔加工工业区,是发展新型工业的重点园区,园区内众多企业是海南省槟榔企业排头兵,农业企业新标杆。工业园区应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应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注重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和保护环境,应对于废气、废水、废物进行治理,努力降低直至消除污染物,与周边自然环境及当地民众和谐相处。
因此,为保障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企业顺利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生态和谐和社会发展,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竹竿塘村人口数约为200人。本次竹竿塘村用水量预测参考《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琼环水字〔2018〕32号)和《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进行,用水量包括如下几部分:
1)生活用水量。由于缺乏实际用水资料,生活用水量指标采用《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琼环水字〔2018〕32号)中“表5-1 海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参考值”推荐的指标,根据乡镇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习惯等状况综合分析,考虑户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生活用水定额采用130/(人·d),时变化系数取1.5。
2)公共建筑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按《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的规定取生活用水量的8%~25%计算,竹竿塘村的公共设施较少,取10%。
3)工业用水量。竹竿塘村住居点范围内无工业企业,工业用水量暂未计入预见水量中。
4)畜禽用水量。竹竿塘村畜禽饲养业用水采用地表水,畜禽用水量暂未计入预见水量中。
5)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按照《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取15%。
6)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可采用村庄周边具有蓄水能力的天然水体,暂未计入预见水量中。
污水量预测采用排放系数法。通常城镇供水量与排水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污水系数是生活用水量转化成污水的权重,一般是0.6-0.9。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2)规定,城市排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同时考虑污水收集率等因素确定。本次工程的给水日变化系数取1.5,管线沿途居民庭院的污水收集率按85%考虑,经上述计算,竹竿塘村平均日污水量为18.7m3/d。本次设计污水规模取20m3/d。
根据污水处理站监测数据和建设方案,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量(平均日)为近期150m3/d,远期450m3/d;
本次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泵站按远期规模(450m3/d)一次建成考虑。
1) 新建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建设规模分别为20m3/d和450m3/d。
2) 竹竿塘村污水提升泵站按综合生活污水排放量设计,综合生活污水排放规模为20m3/d,时变化系数取2.3,最大时污水量为1.92m3/h;
3) 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泵站近期污水处理量为150m3/d,时变化系数取2.3,最大时污水量为14.36m3/h;
4) 新建3座阀门井、4座检查井、2座消能井及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配套的自控设施等;
5) 新建污水管道总长为1407m,其中污水压力管de63-de90总长为1263m,污水重力管DN200-DN400总长为144m;
6) 绿化修复面积为789m2,道路破除与修复面积为123m2。
1)计算资料
a.竹竿唐村污水提升泵站最大时输水量为1.92m3/h,污水泵井地面标高为27.26 m,泵井最低水位按23.26m计;
b.设计污水管道至现状污水检查井总长为270.18米,其中,污水压力管总长167米,采用de63污水用PE管(SDR13.6);污水重力管道长度为103.18m,采用De200 PVC-U排水管;
c.末端现状污水检查井地面标高为30.81m,接入管管顶标高为28.86m;
d.压力管道中途有一处最高点距离泵站167m,地面标高为31.57m,最高点管顶标高为30.71m。
本次竹竿塘村设计污水压力管de63管道长167m,输水量1.92m3/h,根据《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2004规定,聚乙烯管道de63(SDR13.6)水力坡降为1000i=1.33m,采用单位长度水头损失计算,则污水管越过167m处的最高点沿程水头损失为0.22m,因此,污水只要能越过167m处的最高点,就可自流至末端检查井。
竹竿唐村设计污水管道沿线高程图#1
2)水力计算
a.沿程水头损失:采用单位长度水头损失法计算,污水压力管道计算长度为167m,管径de63(SDR17),Q=19.2m3/d,水力坡降为1000i=1.33m,计算得出沿程水头损失为0.22m。
b.局部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取沿程水头损失的15%得0.03m。
c.高程差
泵站内最低水位与污水压力管道最高点高程差为7.45m。
d.安全水头
最高点污水压力管安全水头取2.0m。
e.水泵总扬程
H=0.22+0.03+7.45+2.0=9.7m
1)计算资料
a.工业区污水提升泵站最大时输水量为14.36m3/h,污水泵井地面标高为21.00m,泵井最低水位按17m计;
b.设计污水管道至现状污水检查井总长为1205.3米。其中,污水压力管总长1096米,采用de90污水用PE管(SDR17);污水重力管道长度为109.34m,采用De200 PVC-U排水管;
c.末端现状污水检查井地面标高为30.81m,接入管管顶标高为28.86m;
d.压力管道中途有一处最高点距离泵站1096m,地面标高为31.79m,最高点管顶标高为30.05m。
本次工业园区设计污水压力管de90管道长1095m,输水量14.36m3/h,根据《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2004规定,聚乙烯管道de90(SDR17)水力坡降为1000i=7.51m,采用单位长度水头损失计算,则污水管越过1095m处的最高点沿程水头损失为8.22m,因此,污水只要能越过1095m处的最高点,就可自流至末端检查井。
工业园区设计污水管道沿线高程图#2
2)水力计算
a.沿程水头损失:
采用单位长度水头损失法计算,污水压力管道计算长度为1095m,管径de90(SDR17),Q=14.36m3/h,水力坡降为1000i=7.51m,计算得出沿程水头损失为8.22m。
b.局部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按管件当量法求得为2.0m。
c.高程差
泵站内最低水位与污水压力管道最高点高程差为13.05m。
d.安全水头
最高点污水压力管安全水头取2.0m。
e.水泵总扬程
H=8.22+2.0+13.05+2.0=25.3m
万宁市长丰镇竹竿塘村及周边区域污水截流工程-总平面图#1
万宁市长丰镇竹竿塘村及周边区域污水截流工程-总平面图#2
1) 进水井。新建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进水井,井室内径1米,做法详见06MS201-3(P21)。进水管采用HDPE管,管径分别为DN400和DN200;出水管采用HDPE管,管径分别为DN400和DN200。
2)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新建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竹竿塘村污水提升泵站建设规模为20m3/d。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泵站按远期建设规模450m3/d一次建成,近期污水提升规模为150m3/d。
本次设计中所涉及远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备(水泵,出水管、阀门等)均不安装,近期实施时做好预留孔及预埋件等,以便远期进行设施安装。
3) 污水压力管。建设规模为20m3/d的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压力管道采用de63 PE管,管内流速为0.24m/s,管道长度为1095m,末端设置跌水井进行消能。建设规模为450m3/d的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压力管道采用de90 PE管,管内流速为0.8m/s,管道长度为167m,末端设置跌水井进行消能。
4)阀门井。新建3座阀门井,采用地面操作钢筋混凝土矩形井,长x宽=1.2mx1.1m,做法详见07MS101-1(P66)。
5)消能井。新建2座消能井,采用竖槽式混凝土跌水井,长x宽=2.42mx1.58m,做法详见06MS201-3(P104)。
6)排气井。新建1座排气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气阀井,长x宽=1.2mx1.2m,做法详见07MS101-2(P162)。
7)排泥井。新建1座排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泥阀井,长x宽=1.1mx1.1m,做法详见07MS101-2(P66)。新建1座排泥湿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泥湿井,井室内径1米,做法详见06MS201-3(P12)。
8)重力管。新建污水重力管总长125米,采用De200 PVC-U排水管(1.0Mpa)。
9)检查井。新建4座污水检查井,采用圆形混凝土检查井,井室内径1米,做法详见06MS201-3(P21)。
1)项目建设区环境现状
竹竿塘村污水提升泵站拟建在村庄东侧,现状污水方沟最低点处,目前该地点为空地,作为车辆通行或停放的场地,周边为工厂和村民庭院,交通便利,道路宽6米,场地高程为 27.26m,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泵站拟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西侧预留空地处,地势较低,目前空地内主要存放垃圾废弃物,并长满杂草,无其他用途,地势北高南低,最大高程为23.96m,最低高程为18.53m,通往空地区域尚无道路,建设地点周边环境条件较好, 600米范围为内无高密度住宅群。污水提升泵站由海南雅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的厂区道路进入,道路宽4米至9米,厂区外至G223国道路段的道路宽6-7米,均可满足机械进场需求。
2)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a.对交通的影响及对策。施工期间,由于土方、建设材料等物料的运输将增加道路的车流量,施工车辆应尽量避免在主要干道通行,并尽量避开行车高峰时间。本工程设计污水管大多数只在沿道路绿化带施工,而且基本不是在交通繁忙路段,因此可以预计管道施工对城区的交通影响较小。
b.扬尘对施工工地周围的影响及对策。施工车辆的携带泥土抖落在道路上,施工现场裸露的土堆、地表,在遇风吹扬和遇雨的情况下,将造成泥尘污染。在施工方案中,要对这种影响加以考虑,保持车轮清洁,秋冬多风季节注意对裸露地表洒水,降低飞尘影响,实行保洁制度。
c.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项目在建设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源,工程施工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声及风镐破路声等造成施工噪声。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一方面工程承包商应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和采取降噪声措施,另一方面在夜间少开或不开噪声大的机械并尽量避免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启动,最大限度减少声源迭加影响。
3)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设污水提升泵站和管线敷设中产生的废土石,应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的原则,首先应尽量为工程本身利用,以减少占地和节约工程费用,并防止水土流失。
4)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工程投入运营之后,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对策如下。
a.噪声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标准。对于来污水提升泵站,选用噪声低的水泵机组,设计采取减震措施;在泵站周围设一定绿色隔离带,种植树木降低消声噪声。
b.其他措施
健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竹竿唐村污水提升泵站由竹竿塘村村民委员会管理。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泵站由厂长负责,总工程师直接参与,对周围环境负责。
1) 劳动定员。污水提升泵站劳动定员根据建设部《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规定的定员来确定,竹竿唐村污水提升泵站管理及维护人员各定员1人,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泵站管理及维护人员各定员1人。
2) 建设进度。为尽快发挥工程效益,结合城市发展和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预计 2019年6月完成。建设进度初步安排如下:
2019年6月下旬,上报项目建议书;
2019年7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
2019年8月底旬,完成预算审核;
2019年9月上旬,完成施工图招标;
2019年10月,完成施工建设;
2019年11月底正式投入运行,开始发挥工程效益。
1)工程设计规模:新建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建设规模分别为20m3/d和450m3/d。
2)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压力管、污水重力管及相关配套设施。
3)工程总投资为:198.05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2019年 6月 09日编写
2021 年 2 月 25 日整理(有删减)
Any message you leave in Kingatthu@WeChat App,
I'll reply you as soon as I can.